生長抑素瘤(Somatostatinoma)是來源于胰島D細胞的腫瘤。由于腫瘤釋放大量的生長抑素(Somatostatin,SS),引起脂肪痢、糖尿病、胃酸過少和膽石癥等綜合病癥,又稱為生長抑素瘤綜合征。生長抑素是一種由1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最初于1968年首先從大鼠的下丘腦中被分離出來,并發現能抑制生長激素的釋放,被命名為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SomatotropinRelease-InhibitingFactor,SRIF)。現在發現,在下丘腦、胰腺D細胞、胃、十二指腸和小腸中都存在生長抑素,并能廣泛地抑制各種肽類物質的釋放。因此,該激素不僅能抑制內分泌和外分泌,而且還抑制腸蠕動和膽囊收縮,故又稱其為抑制激素。1977年,Ganda和Larsson首先在自己的報道中獨立地描述了生長抑素瘤。1979年Krejs全面描述了本病的臨床特征。生長抑素瘤是最罕見的功能性內分泌腫瘤之一,迄今國外資料還不是50例,國內尚未見文獻報道。本病的發病年齡較大,自26~84歲,平均51歲。男、女病人幾乎均等。
- 疾病介紹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4、轉載請注明出處,本文標題:生長激素釋放抑制素瘤;本文地址:http://www.quanshucu.cn/jibing/112592.html
疾病標簽:
-
生長激素釋放抑制素瘤,生長激素釋放抑制素瘤的癥狀,生長激素釋放
相關疾病
-
胰腺瘺
常見于胰腺手術,胰外傷,爭性胰腺炎,胰腺活檢術后發生。胰液外滲蓄積腹腔,胰酶被激活消化。鄰近臟器形成胰-空腔臟器瘺,也可腐蝕血管引起出血性休克。胰液的大量丟失常...
-
肝囊腫
肝囊腫的發生被歸因于異位膽管。1906年Moschcowitz在研究胎兒肝囊腫時,發現囊腫壁上有異位的膽管組織及長方形上皮細胞內襯。這類囊腫起源于肝內肝內迷走膽管或肝內膽管和...
-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膽囊壁向囊腔內呈息肉樣隆起的一類病變。又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膽囊息肉樣...
-
肝血管肉瘤
肝血管肉瘤(angiosarcoma)又稱肝臟惡性血管瘤(malignant hemangioma of liver)、肝血管內皮肉瘤、Kupffer細胞肉瘤、血管內皮細胞肉瘤或惡性血管內皮瘤,是西方...
-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
華支睪吸蟲(clonorchiasis sinensis of bile duct)俗稱肝吸蟲,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爾各答1例華僑的膽管內發現,1908年在國內證實。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縣西漢...
-
膽囊良性腫瘤
膽囊良性腫瘤原屬少見病。近年來由于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尤其是B超技術在膽道外科的普遍應用,膽囊良性腫瘤的檢出明顯增多。據國內不完全統計,膽囊良性腫瘤占同期...
上一篇:先天性肝內膽管囊狀擴張癥
下一篇:胰腺多肽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