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光20億、弄垮人民搜索的鄧亞萍 竟然要去教人創業(2)
時間:2016-06-17 20:42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氣:
【導讀】:創業需要自由之身 同鄧亞萍一樣,這些年,從賽場到商場,是不少退役運動員的轉型選擇。 締造同名體育品牌的李寧、退役后頻頻進入不同行業投資的姚明、推出個人內衣品牌的超級丹、創辦型動體育的陳一冰、投身網球家...
創業需要自由之身
同鄧亞萍一樣,這些年,從賽場到商場,是不少退役運動員的轉型選擇。
締造同名體育品牌的李寧、退役后頻頻進入不同行業投資的姚明、推出個人內衣品牌的“超級丹”、創辦型動體育的陳一冰、投身網球家的鄭潔、從體操王子變身投資達人的李小鵬……體育明星投身創業的人數在激增。
利用奧運明星這個IP,在資本市場上更容易引起投資人的興趣,很多人正是基于自身積累的個人影響力,在商場上迅速創立自己的“金字招牌”。體育明星的轉型,國外喬丹賣鞋、貝克漢姆賣內褲、C羅賣衣服,已試水成功,也算有了成功案例,而縱觀國內這些體育明星,有比較成功的,也不乏失敗的。在這之中,姚明是成功的典型。
2000 年,姚之隊成立。這是一支幫助姚明獲得事業成功,達到他人生目標的團隊。
姚之隊幫助姚明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商業版圖也不斷擴大,在投資行業,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姚老板的投資涉及了餐飲、房產、音樂、股票、籃球俱樂部、電影、購物網站等行業,十分廣泛。姚明善于用自己的名字融資、投資了,效力NBA9年間,姚明一共賺20億人民幣,球員工資僅占其中29%。據悉,如今姚明資產已超過30億,并且布局橫跨6大領域,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個人杰出的商業頭腦,姚明的成功在于姚之隊是一支成熟的美國商業運作團隊,十分懂得市場的需求。和屢屢失敗的鄧亞萍相比,他是“自由之身”,是純商人模式。
當然,即便是這么成功的姚明,也會有投資失誤的時候,比如其投資的巨鯨音樂網已經無處尋找,不過幾千萬的失誤對于有幾十個億的姚明來說這似乎也不是什么問題。
只是說明,姚明果然不懂音樂。
以上來說,對于跨界創業如果你自己沒有十足的商業頭腦,那你至少需要一個完美的商業寫作團隊。而鄧亞萍,似乎這二者都沒有。
體制是創業的尷尬
“體制”的意思是,你所在環境有它成功的核心業務,以及配套的管理規范。“創業”的意思是,除了有限的核心人員,幾乎一無所有白手起家。當這兩個詞混搭在一起,很多時候面臨的就是,尷尬。
體制內的人,享受有足夠的社會保障,人吃飽了就懶于思考。而真正的創業者是需要知道這個社會到底缺什么。不跳出體制的框架,難以做出真正貼合市場的東西。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當你的東西在市場中不是以強制性手段或壟斷來進行競爭時,如果你的東西不是足夠好,只會面臨淘汰。
羅振宇2008年從中央電視臺辭職,成為自由職業者。后來他的《羅輯思維》火了。而如果羅振宇繼續身處央視,他是做不出這個的。縱觀當下傳統媒體許多人都轉型了投身新媒體,投身創業大潮。他們知道體制的局限。這里不是談論體制的問題,而是只有跳脫某種體制設計的局限你才有可能成功。